貪婪策略:一種只根據當前狀況,選擇看起來最有利的選項,而不考慮長遠後果的決策方式。
活在當下,這種生活態度是否也帶有一些貪婪策略的味道呢?眾所周知,過度預測未來以及緊抓不放過去,常常是焦慮的主要來源。佛教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為「掉悔」,它是五蓋之一,會阻礙心靈的清明與平靜。
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解脫煩惱,那麼掉悔確實應該被徹底根除,因為它不僅是心理負擔,也是影響當下專注力的障礙。然而,當我們追求的是把事情做好,一定程度的未雨綢繆和反思過去的教訓,卻是不可或缺的。這樣的思維模式有助於我們在複雜的情境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這就導致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除非我們對某件事情已經駕輕就熟,達到了十拿九穩的境界,否則我們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在「掉悔」中來回搖擺,既擔憂未來的變數,又反思過去的失誤。這種瞻前顧後的心態,雖然會增加壓力,但對於那些需要精確決策的情境來說,卻可能是必要的。
學過演算法的人都知道,貪婪策略在某些問題上確實可以產生最佳解,或至少得到一個不錯的近似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貪婪策略可能只會給我們一個不及格的結果,因為它忽略了未來的變化和全局的考量。
同樣地,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如果你追求的是心靈的平靜,那麼它可能是最佳解。專注當下,放下對未來與過去的執著,的確是消除焦慮、獲得內心平靜的有效方法。然而,這種心態是否適用於所有情境呢?
當我們面對的是需要長期規劃和複雜決策的情況時,單純活在當下的做法可能會讓我們忽略未來的風險或錯失更好的機會。此時,適當的預測與反思便顯得格外重要。換句話說,活在當下雖能帶來心靈的寧靜,但在某些場景中,對未來的遠見和對過去的檢討卻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至於心靈的平靜以及世俗的成功哪個重要,就在下一篇文章討論吧。
發佈留言